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循环利用的探索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一、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1、 有损市容环境,影响城市景观。对全国各大城市而言,这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和环卫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时至今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白色污染”问题。无论在路边、在公园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随处可见被抛弃的塑料袋、塑料快餐盒等,随风吹起后,漂浮在空中或者河道的水面上,有的悬挂在绿树的枝头,有损市容环境,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对市容的观瞻。 2、 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垃圾乱堆乱放对人类赖依生存的有限的地球环境而言,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垃圾污染环境是立体的、多维的、长期的、潜在的。上至大气,下至地下水环境、地表水(河流、湖泊)和土壤等自然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垃圾的污染,形成了一系列污染灾害链。如垃圾中有机质腐变后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H2S、NH3、CH4、CO),由于气体成分复杂,产生恶臭,对城市环境质

一、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1、 有损市容环境,影响城市景观。对全国各大城市而言,这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和环卫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实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时至今日,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突出问题之一是“白色污染”问题。无论在路边、在公园还是在其他公共场所,随处可见被抛弃的塑料袋、塑料快餐盒等,随风吹起后,漂浮在空中或者河道的水面上,有的悬挂在绿树的枝头,有损市容环境,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对市容的观瞻。 
2、 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垃圾乱堆乱放对人类赖依生存的有限的地球环境而言,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垃圾污染环境是立体的、多维的、长期的、潜在的。上至大气,下至地下水环境、地表水(河流、湖泊)和土壤等自然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垃圾的污染,形成了一系列污染灾害链。如垃圾中有机质腐变后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如H2S、NH3、CH4、CO),由于气体成分复杂,产生恶臭,对城市环境质量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又如垃圾中重金属(汞、镉、铅)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堆放在土壤中,久而久之会随水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而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后,将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产生危害,甚至引发癌症。此外垃圾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发育也产生不利影响。 
3、引发火灾和爆炸。由于城市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越来越高,垃圾集中堆放后易形成厌氧环境,在垃圾填埋场区产生大量沼气,随着沼气含量的不断积聚,并不断向外释放,一旦遇到明火,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这类问题在全国一些城市曾经发生过。 
二、济南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情况 
1、济南市生活垃圾成份:济南市目前日产生活垃圾2000余吨。2002年产生生活垃圾66.6万吨。生活垃圾含水率39.73%;垃圾湿基低位热值3759KJ/KG。 
通过调查分析,2002年济南市生活垃圾成分见下图: 
图12002年济南市生活垃圾成份 
从图1可以看出,济南市生活垃圾成分中有机垃圾(厨余、果皮等)占垃圾总量的48%以上,废品类(塑料、纸张、纺织物等)占垃圾总量的15%左右,无机垃圾(煤灰、灰土、瓦砾)占35%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燃气化不断普及、集中供热率也将大幅度提高,生活垃圾中无机物特别是灰土含量将逐步减少,有机物和废品含量将有较大比例的增加。 
2、生活垃圾收集: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已经非常普遍。国内除试点城市区域垃圾分类收集外,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收集方式仍采用混合收集,各种垃圾无论是否可再生循环利用,全部混在一块运到垃圾收集站点。济南市目前推行的是生活垃圾混合袋装化收集,居民将生活垃圾装入垃圾袋提出门外或放到楼下,垃圾收集工人一天两次上门收集,全天巡回拣拾,小袋装入大袋后,用车运到垃圾中转站、垃圾临时收集点或其它收集容器,由环卫专业清运车辆进行清运。2002年底全市垃圾袋装收集率已达到85%。没有进行垃圾袋装收集的区域还是采用容器收集的方式,居民直接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池内,由环卫专用车辆定期清运。目前我市垃圾收集容器有四类:,一是垃圾中转站,二是压缩垃圾箱,三是土建垃圾楼,四是铁制垃圾台。全市目前有垃圾中转站34处,压缩垃圾箱36个,全市铁制垃圾台55个,土建垃圾楼299个。前两类封闭性较好,垃圾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由于集装箱容重较轻,目前正在推广压缩式垃圾箱。后两类封闭性差,有的垃圾台呈半裸露,容易造成垃圾暴露,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夏季,垃圾含水率高,渗滤液滴漏造成地面污染,易滋生蚊蝇,散发恶臭。 
我市废品收购目前处于无序状态,从事垃圾回收业者多为个体业户,他们侧重于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等利润较高的废品回收。对重量轻、难以运输而且利润很低的废旧塑料方便袋,几乎无人问津。废旧电池也没有单独回收。 
3、生活垃圾运输:目前济南市生活垃圾运输工具主要有四种:一是自卸车运输(主要运垃圾楼、铁制垃圾台和地下电动提升垃圾台的生活垃圾),二是自卸车集装箱运输(运输中转站集装箱集中的垃圾),三是垃圾压缩车运输(垃圾装运工人将收集来的垃圾直接装入压缩箱车,装满后运走),四是拉臂车运输压缩箱(垃圾工人将垃圾装入压缩箱,装满后用拉臂车将箱体拖上车运走,再放入另一压缩箱用于容纳新来的垃圾)。目前全市有垃圾自卸车101辆,压缩车34辆,拉臂车15辆,基本满足运输需要。全市生活垃圾密封压缩运输量达到每日720吨,垃圾自卸车老化严重,约有60%的车辆需要更新。4、生活垃圾处理:济南市无害化处理厂是济南市唯一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占地552亩。位于济阳县孙耿镇境内,距离市中心30公里,在济德公路(104国道)东侧,南邻天桥区大桥镇,西邻小杜村,东北邻张庙村。 
处理厂1986年征地,1987年开始建设,1992年起正式投入使用。1998年省、市计委以鲁计投资字[1999]168号、济计投资字[1999]439号批准了济南市无害化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国家计委以[1999]1224号文批准了改扩建工程投资计划,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125亿元,垃圾处理规模2000吨/日,其中卫生填埋1400吨/日,生物制肥300吨/日,焚烧300吨/日。目前该扩建工程符合建设标准,建设进展情况如下表一。 
济南市无害化处理厂采取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目前生活垃圾以卫生填埋为主,无害化处理率100%。 
由于济南市土地资源紧缺,卫生填埋工艺使得垃圾厂占地面积大,场地使用寿命有限,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卫生填埋最多使用到2007年左右。为此我市正在积极筹建以资源化处理为主的第二垃圾厂,该厂建设计划已列入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十五期间,准备招商引资完成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可有效地减轻市无害化处理厂的压力。 
目前垃圾处理运行费:卫生填埋目前运行费用没有到位,还没有严格按单元卫生填埋标准操作,垃圾处理运行费用约11.3元/吨(垃圾处理厂2002年经费667万元,处理垃圾按照66.6万吨计算)。 
从济南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可以看出,我市还没有限制城市废弃物产生量,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只在探索阶段,垃圾处理还处于被动治理状态。 
三、影响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因素 
1、 能源结构。我国的人均国民产值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人均垃圾产量已达到1KG左右,我国单位产值的废弃物高于很多国家。从垃圾成分可以看出,能源结构是直接影响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燃煤居民户的垃圾产生量是燃气居民户的2.5倍。近年来,我国各城市气化率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北方地市冬季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还有不少居民冬季用煤炉土暖气取暖,煤灰进入了生活垃圾。以济南市为例,集中供热普及率仅为38.6%(济南市约40余万户),还有近40%的居民户用煤取暖(约20%的居民户用电取暖),每户居民每年取暖用煤1-2吨,每吨蜂窝煤产煤灰0.3吨(很多个体蜂窝煤户为追求利润,掺加大量的灰渣和过量的黄土,造成煤灰垃圾更多)。据此计算,每年近10万吨煤灰进入了生活垃圾。若普及集中供热,煤灰将在热电厂集中产生,可以用于建筑业或者就近单独处置,无须进入生活垃圾场处置。 
2、 蔬菜垃圾。目前全国各城市蔬菜可食率约70%,近30%流入垃圾中。若实行净菜进城,精菜上市,蔬菜进行净菜加工过程中,约产生25%的垃圾可就地消化,在土壤中腐熟后还可增加土壤肥效。可见净菜进城非常有利于垃圾源头减量化。 
3、包装物品和一次性物品。有资料显示,有些产品的包装费用高达产品成本的40-50%。可见过度包装加大了垃圾产量。以产品运输过程中为减震而添加的填充物为例,国内厂家无论是否必要,一般都选用泡沫塑料。而欧美、日本等国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首先考虑采用廉价的再生材料,外观虽然粗糙难看,但价格低廉,后期的再生利用和环境相容性高,处理费用低,造成环境污染小。此外,我国进入90年代后,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使用,也是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4、垃圾的收集方式。目前,国内除个别试点城市外,垃圾收集方式仍采用混合收集,各种垃圾无论是否可再生利用,全部混在一起运到垃圾站,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被污染,从而降低甚至失去了再生利用价值。这种收集方式严重降低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增加了垃圾产量和处理难度及费用。当前,国内各城市出于清洁卫生的要求,正大力推广垃圾袋装化(混合收集),这使垃圾的源头回收和后期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5、废品回收工作不够规范。我国废旧物资行业遍布城乡,但是行业亏损较严重。私营回收公司发展较快,但很多私营公司以各种手段压低收购价格,挫伤了公众积极性,降低了废物利用价值。如废纸再生利用,许多加工企业宁愿高价购买进口纸,也不愿买廉价的国内废纸,原因在于国内有些人往废纸里喷水增加重量,降低了废纸的质量。含水量高的废纸因为没有销路最终又成为垃圾。另外废旧塑料方便袋因收集运输烦琐,需要清洗预处理,利润甚微,废品收购者无人问津。因此,政府应重振国有回收企业,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市场。 
四、 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对策和主要措施。 
早在200多年前,法国的先哲傅立叶就提出“垃圾是入错了位置的财富”。进入90年代,日本学者又提出了“垃圾零排放”的概念。这些都反映了垃圾可以作为一种原材料被加以再生利用。国内外近几十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变被动的垃圾处理为主动的垃圾控制和垃圾综合循环利用,大力推行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并且应以减量化为先,资源化次之。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丰富了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的综合体现。一般国际上衡量生态城市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看有没有城市废弃物的分类收运、处理处置和循环利用系统。没有整洁的市容,处处垃圾围城显然不是生态城市。 
针对影响我市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因素的分析,经过调查和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和措施。 
1、改善能源结构 
主要措施: 
(1)提高城市气化率和集中供热率,制定合理的消费价格鼓励市民用气、用电、使用集中供热; 
(2)限制燃煤用户,逐步取消燃煤用户; 
(3)普及集中供热,逐步取缔燃煤土暖气; 
(4)对不能取消的燃煤用户,改用燃油和燃气设备。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煤灰将集中产生,可用于建筑铺路等,直接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 
2、 实行净菜进城 
主要措施: 
(1)政府引导、宣传净菜进城; 
(2)给予净菜进城经营者一定的税费优惠; 
(3)制定政策,鼓励超市加大净菜经营的规模; 
(4)限制非净菜进城。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城市蔬菜垃圾将减少25%左右,从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效果更加明显。 
3、规范包装物品,限制一次性物品 
(1) 借鉴国外规范包装物品的法律、法规,尽可能使用再生包装材料,减少垃圾排放量; 
(2) 推进适度包装行为,限制过度包装和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 
(3) 研究开发各类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技术; 
(4)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非再生材料包装成本,降低再生材料价格。 
4、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要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好措施是在垃圾源头进行分类收集。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循环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成本。有关垃圾的分类收集,各国的分类方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垃圾的分类既要考虑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要考虑排放者的接收能力。国内目前由于公众的环境卫生意识高低不一,接收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例如,在城市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对有机物质为主的菜市场垃圾可分为堆肥垃圾(包括剩菜叶/瓜果皮等)和其它垃圾,降低后续堆肥处理成本和提高堆肥质量,提高垃圾资源化率;在百货网点集中的地方,垃圾成分以废旧包装为主,可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类(包括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其它两类,并由街道保洁人员负责分类,或垃圾丢弃者自己分类;居民区垃圾可根据居民区的实际情况分类。 
分类收集必须分类处理,才能达到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分类收集的意义。因此,今后垃圾处理厂还是以多种综合处理方式比较适宜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同时综合处理方式又弥补了单种处理方式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达到减量化、资源化。 
5、规范废品回收。 
(1)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将废物回收利用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减免相关税费; 
(2) 设立废品回收网点,规范回收业户; 
(3) 加大废品再生利用的技术开发,进一步激活废旧物品调剂和再生资源产品的销售市场。 
6、征收垃圾处置费 
按照“谁产生垃圾,谁承担处置义务”的原则,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多产生垃圾多付费,从而控制垃圾产生量。 
五、结论 
围绕解决困扰我国城市的垃圾问题,从垃圾源头减量化和循环再生利用着手,系统地加以规划和管理,大力推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加大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力度,减少垃圾污染,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向生态城市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1、 聂永丰城市垃圾处理及资源化的途径和限制因素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1(4):12 
2、 朱金城探索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化的道路再生资源研究.1999(5):24 
3、 沈永林建设生态城市应成为上海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海市容环卫.2001(2):14 
4、 张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研究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1(5):11




来源:环境工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