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发展中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与未来---创新城乡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昌邑市创新研发的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彻底摈弃了存在各种弊端的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垃圾处理技术,实现了垃圾处理过程的无污染、零废弃、全利用,成功将垃圾处理过程转变成了利用垃圾资源,制造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昌邑市的垃圾处理新理念新技术是世界垃圾处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关键词: 生活垃圾 管理机制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目前垃圾的无序管理状态导致了“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现象普遍发生。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侵害日益凸现,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清新的大气环境受到腐烂垃圾产生的恶臭气味和焚烧垃圾产生的毒害气体的破坏,乡村的田园风光也被遍地露天存放的垃圾所损害。垃圾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如何消除垃圾污染,给城乡生活垃圾一个科学的出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怎样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的科学管理?建立什么样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才能解决垃圾污染难题?如何将生活垃圾“

昌邑市创新研发的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彻底摈弃了存在各种弊端的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垃圾处理技术,实现了垃圾处理过程的无污染、零废弃、全利用,成功将垃圾处理过程转变成了利用垃圾资源,制造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昌邑市的垃圾处理新理念新技术是世界垃圾处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管理机制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目前垃圾的无序管理状态导致了“垃圾围城”和“垃圾围村”现象普遍发生。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侵害日益凸现,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清新的大气环境受到腐烂垃圾产生的恶臭气味和焚烧垃圾产生的毒害气体的破坏,乡村的田园风光也被遍地露天存放的垃圾所损害。垃圾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如何消除垃圾污染,给城乡生活垃圾一个科学的出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怎样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的科学管理?建立什么样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才能解决垃圾污染难题?如何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化利用?中国山东昌邑市经过三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通过建立 “委托管理、城乡一体、全面负责、一管到底”的城乡环卫管理新机制,科学解决了城乡生活垃圾的管理问题。通过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收集、处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污染难题,并通过创新垃圾处理新理念、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垃圾资源的零废弃、全利用。
昌邑市对城乡生活垃圾的管理机制和处理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有效对策。现将这一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阐述如下:

一、 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及危害
1、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
城乡的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基本规范,但是镇村的垃圾管理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
一是镇村环卫管理机构非常薄弱。镇级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欠缺,村级基本无环卫专职管理人员。农村环境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垃圾无人收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
二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镇驻地虽设有简易垃圾箱、露天垃圾池,但垃圾清运不及时,箱池内外垃圾遍地,垃圾长时间积攒,臭气薰天。村庄几乎没有垃圾存放容器,垃圾随地乱倒,形成了垃圾包围村庄现象。
三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几乎为零。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或者只进行简易填埋处理。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周边空气质量,大多数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体直接排入大气,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镇村环卫筹资制度不健全。镇级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率不到10%,村级生活垃圾处理费无来源。
五是镇村居民环卫意识淡薄。镇、村远离市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与管理,当成可有可无或事不关已的事情,没有意识到乱放的垃圾正在侵害着自己的身心健康。
2、生活垃圾的危害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垃圾日益增多,垃圾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逐渐被侵蚀和破坏。生活垃圾乱堆乱扔等现象,不但破坏了农村容貌,而且污染着水源,传播着疾病,损害着居民的身心健康。以中国昌邑市为例:昌邑市总人口58万,2010年城市人口15万,农村人口43万。据调查测算,城市人均日产垃圾为0.8公斤;农村人均日产垃圾0.6-0.7公斤,城市日产垃圾120吨,农村日产垃圾260-300吨。城市生活垃圾经过近几十年的规范管理,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是农村近30年产生的垃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处置,绝大部分垃圾倒在了沟边河边池塘边、公路铁路沿线、村庄周边等。据测算,昌邑市陈积垃圾约300万吨,垃圾占压了2000多亩的土地,正严重污染着农村水资源。农村垃圾危害问题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村民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热点。如何解决农村垃圾问题,还农村一个健康整洁的人居环境,已引起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 创建城乡生活垃圾的管理新机制
昌邑市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创建组织管理机构、规范环卫作业标准、健全考核监督制度、建立资金分级投入机制等措施,将“委托管理、城乡一体、全面负责、一管到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新机制落到实处。
1、 创建组织管理机构
昌邑市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委托环卫、城乡一体、全面负责、一管到底”的管理模式,构建了一个部门、直线管理、网状辐射、覆盖全市的环卫管理大体系。为此,环卫局专门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在每个镇设立了1个环卫所,按照每人管理15个村的标准配备了管理员,按照每个保洁员负责100户村居卫生区的标准设置了保洁员,按照每15-20个村配备1个清运车组的标准,设置了垃圾清运车组。采取局长对应全市、所长对应镇、管理员对应片区、保洁员对应村庄的分级负责制、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的直线型管理方式,保障了作业质量、考核制度、检查监督的顺利贯彻实施。
2、 规范环卫作业标准
昌邑市环卫局根据委托管理内容,针对镇、村环境卫生管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各级环卫作业标准。镇区驻地执行城市道路保洁标准,村庄根据其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分三类制定保洁标准、保洁范围、保洁项目。另外结合农村环境卫生实际状况,进一步拓展保洁范围,扩大保洁面积,增加保洁内容。把保洁服务内容逐步扩展到排水沟清理,路边树池、绿化带管护,电线杆及墙面清理,村头陈积垃圾清理,村周围垃圾袋清理,夏收、秋收季节废弃秸秆清除管理等。镇、村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日产日清、日转运日处理。
3、 健全考核监督制度
昌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考核分市级考核监督和环卫局考核监督两大体系。
一是市政府考核:由市农工办牵头组织,主要是考核镇级的组织领导,村庄托管率、资金缴费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通过百分制考核排出名次,年底进行市级表彰。市级监督主要是由市委市府两办督查室组织,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并通过专题会议方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是环卫局考核:由环卫局组织,主要考核环卫托管质量,考核分三级。第一级由环卫局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组织考核,每月一次实行全市逐镇、逐村考核,主要考核各环卫所的托管质量。依据考核成绩排名,实行前奖后罚,兑现到环卫所长、片区管理员。第二级考核在环卫所范围内组织实施,每周一次,由环卫所长组织片区管理员逐村检查考核,每月汇总考核结果在所内排名,同样实行前奖后罚,兑现到片区管理员。第三级考核由片区管理员对所辖村庄的保洁员,每天检查考核,月底进行综合排名,按40%的人员比例进行前奖后罚,兑现到片区管理员。
三是社会监督和局内督察:环卫局对托管质量还采取了局内督察、居民投诉、社会监督、发放征求意见信函等措施,加强托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4、 建立资金分级投入机制
环卫托管服务资金及时到位是环卫作业正常高效运转的基本保障。昌邑市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资金筹集方式,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以昌邑市人民政府文件形式,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了市、镇、村分级投入资金机制,在大型环卫设施设备由市、镇两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农村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垃圾处理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市级承担40%、镇级承担20%(含农村五保家庭、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环卫托管费),村级通过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形式承担40%,分级负担的筹资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城乡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置提供了长效资金保障。
三、 创新城乡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新模式
目前,中国部分城市对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等大部分采用 “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多级管理、单元切块、各自为政、责任模糊、监管不力的弊端。昌邑市在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转运、处理过程中,创建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这种由环卫专业机构管理和运营的模式,统一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一了垃圾清运、转运车辆的配置标准,统一了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作业标准,实现了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
1、 确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昌邑市颁发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对环卫设施建设做了明确的责任分工。
市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负责建设镇级垃圾中转站,负责大型转运设备设施购置,负责对委托管理的行政村80%的垃圾桶购置费,20%的村庄道路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费,负责承担终端的垃圾处理费用。

镇级负责驻地环卫设施建设,负责镇级中转站建设的土地使用权申报审批、水、电、路配套,负责所辖行政村20%的垃圾桶购置费和垃圾清运、保洁费。
村级及居民承担60%的村内道路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费用,不承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终端的垃圾处理费。
2、创建垃圾收集、清运、转运新机制
当前,大部分城市在逐步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垃圾收集处理一般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四级环卫作业体系,但这种各自为政的体系存在很多弊端:
一是制度不健全。落后的收集运输方法,缺乏统一性,收集运输过程存在二次污染,在收集方式上没有统一标准,考核监督制度不健全。村内垃圾存在只收集不管理现象、或将收集的垃圾随意丢弃,根本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
二是观念跟不上。许多村、镇干部对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群众的环卫意识不强,乱倒、乱丢垃圾等现象在农村还普遍存在。
三是硬件不完善。许多镇村环卫设施不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率低。有些偏远的村,限于地域因素,无法承受高昂的垃圾运输费,垃圾 “只产不出”或“自产自销”的现象依然存在,四级环卫体系明显脱节。
2009年起,昌邑市由环卫局全面承担起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街道保洁,垃圾中转、无害化处理责任。创建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不落地、运输全封闭、处理无害化、资源全利用的目标。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设置垃圾桶,实行常态化收集。两年来,昌邑环卫局在镇街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街道设置垃圾桶2000余个,在托管行政村按照每10-15户设1个垃圾桶的标准设置垃圾桶10000余个,保洁人员全日负责对垃圾桶进行擦洗打药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桶体干净整洁,
二是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升垃圾收集和清运能力。两年来,昌邑环卫局投资160万元,购买了中小型清扫车26辆,提高了镇区驻地机扫率和工作效率;投资840万建设了7处镇街(区)垃圾中转站;投资500万元购买了侧挂式封闭垃圾收集车36辆、转运车7辆,全面负责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统一清运、压缩、中转,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避免了二次污染。
3、创新垃圾处理新观念、新工艺、新方法
为有效解决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多污染、低效率问题,2009年已来,昌邑市坚持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以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为目标,真正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一是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8亿元,采取BOT模式兴建了一处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此项目摒弃了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堆肥、填埋、焚烧)遵循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通过分解、分选、厌氧处理、裂解等工艺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产生沼气、有机肥、汽油等可利用的产品,实现了垃圾分类前置到垃圾分类后移的转变,实现了垃圾处理“资源化、社会化、产业化、无污染、零废弃”的目标,解决了传统垃圾填埋、堆肥、焚烧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使生活垃圾得到了更有效的处置。此项目于2009年8月份开工建设, 2010年11月正式建成试运营,运行半年来,效果明显,已引起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四、昌邑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成果和产生的影响。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