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研究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奥运会举办期间,各国运动员、代表团成员、媒体记者及大量国内外游客的集聚与活动,在举办城市,尤其是在奥运村、办公区和比赛场馆等地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为保证奥运会顺利举行,这些废弃物必须得到快速、及时、安全的收集与清运。因此,废弃物物流管理是奥运会举办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北京市的废弃物物流管理,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是仍存在管理范围局限、设施能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1],同“绿色奥运”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有利条件,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完善废弃物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废弃物物流管理整体水平,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奥运会,是城市主管部门及奥运会组织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针对北京奥运物流的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对奥运物流进行理论探讨,如奥运物流特性[2]、奥运物流规划[3]等,较少涉及奥运废弃物物流,尚缺乏有针对性的奥运

奥运会举办期间,各国运动员、代表团成员、媒体记者及大量国内外游客的集聚与活动,在举办城市,尤其是在奥运村、办公区和比赛场馆等地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为保证奥运会顺利举行,这些废弃物必须得到快速、及时、安全的收集与清运。因此,废弃物物流管理是奥运会举办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北京市的废弃物物流管理,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是仍存在管理范围局限、设施能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1],同“绿色奥运”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有利条件,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完善废弃物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废弃物物流管理整体水平,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奥运会,是城市主管部门及奥运会组织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针对北京奥运物流的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对奥运物流进行理论探讨,如奥运物流特性[2]、奥运物流规划[3]等,较少涉及奥运废弃物物流,尚缺乏有针对性的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建议。为此,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问题,依据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和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提出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建议,以期为主管部门制定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一、制定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的依据 
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依据之上。通过借鉴既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制定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主要有三方面依据,如图1所示。 


图1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依据 
(1)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是奥运会期间废弃物物流活动的固有属性,是提出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的理论依据。 
(2)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是制定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的经验依据。借鉴历届奥运会的废弃物物流管理经验,可以使有关部门做好充分的思想、技术、设施、资金、人员等准备。 
(3)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是合理配置物流设施、工作人员以及采用何种运营方式的现实依据,有助于主管部门科学制定管理对策。 
本文在分析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评价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预测北京奥运会废弃物物流规模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 
二、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分析 
(一)发生主体多样性 
奥运废弃物不仅包括奥运村、办公区、比赛场馆等地区在奥运会期间产生的废弃物,也包括奥运会举办城市在奥运会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奥运废弃物的发生主体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各国代表团成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新闻工作人员、观众(包括国内外游客)、北京市民等。各类人员的人种不同、国家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饮食偏好不同,还有部分人员来自不同的传染病区。不同发生主体产生的废弃物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废弃物物流的管理与作业形式也会各有不同。 
(二)时间阶段性 
奥运会赛前、赛中和赛后不同的时间段内,废弃物的发生量不同,废弃物物流也呈现出时间阶段性。例如赛前废弃物发生量比较平稳,而赛中废弃物发生量将会激增,出现发生量高峰,因此,废弃物的收集、清运等物流设施应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合理配置。 
(三)空间集中性 
奥运会期间,在举办城市和场馆地区等不同区域内,将出现不同形式的人员聚集现象,废弃物发生量和成分也将有所不同,导致奥运废弃物出现空间集中的特点。废弃物的收集、清运等物流设施也应根据空间集中性进行合理配置。 
(四)安全性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奥运废弃物物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必须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地提供服务,还要采取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出现损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事件。 
三、历届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实践评价 
历届奥运会均十分重视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问题,在赛前研究与设施配备、赛中具体运作管理及赛后处置等方面均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亚特兰大奥运会 
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于赛前阶段的1994年首次设立了物流委员会,专门负责包括废弃物物流在内的奥运物流管理工作。奥运会期间,奥组委物流委员主要负责场馆地区所有物品的储存、配送和回收,为场馆地区统一提供商品配送和废弃物物流服务。物流委员会组织了约3200人从事场馆地区的废弃物物流工作,使用了120万只垃圾袋和15000个垃圾箱,共收集、清运了1800万磅废弃物,其中回收了约2000万只塑料瓶和近200万磅纸张[2]。

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的场馆地区废弃物物流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从此,各国奥组委在筹备奥运会时就着手成立专门的商品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管理机构。 
亚特兰大的经验在于: 
(1)赛前进行废弃物物流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奥运会期间,虽然将废弃物物流管理纳入物流管理中,但是废弃物物流的具体作业和运营仍由专业人员负责。 
(3)奥运会废弃物回收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二)悉尼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对环境极为重视,在奥运会申办时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并针对生活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承诺“实现生活固体废物发生量最小化”和“生活固体废物回收利用量最大化”。为此,澳大利亚政府投资1137亿澳元(相当于9600万美元)用于环境治理[4]。 
除了资金保证之外,针对废弃物物流工作,悉尼在1993年的“申奥承诺”中,制定了全面、详细的管理规划,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赛前、赛中、赛后阶段的生活固体废物管理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1.赛前 
1998年,悉尼制定了比赛场馆、奥林匹克公园和奥运生活区的废弃物管理战略。比赛场馆的建设和原有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是赛前的主要废弃物。悉尼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划和作业指南,在建筑施工地点就对废弃物进行严格分类,不同的废弃物分别放置在带有不同标识的容器内,再运送到不同的处理场所。1998和1999年,悉尼的废弃物回收率保持在60%以上,悉尼SuperDome体育馆和运动员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8%和94%[5]。 
2.赛中 
2000年9月开始的奥运会比赛期间(17日),场馆地区的废弃物发生量为3105t,回收及资源化率达到77%;残奥会比赛期间(12日)发生废弃物678t,回收及资源化率达到75%。比赛场馆地区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分为饮料瓶、纸及食物、不可回收废弃物三类进行收集,收集容器为金属制造,分类标识明显,并带有固定支架。 
3.赛后 
奥运会比赛结束后,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在内的场馆地区成为澳大利亚的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因此,废弃物物流工作仍然是场馆地区的重要工作。管理部门坚持从源头避免产生废弃物,通过加强回收和资源化减少最终填埋量。2001~2002年,比赛场馆地区共收集了217t废弃物,其中46t得到回收与资源化。 
悉尼奥运会期间的废弃物物流管理工作很成功,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赞扬。 
悉尼的经验在于: 
(1)赛前,废弃物物流管理工作得到了充足的财政支持。 
(2)赛中,废弃物分类收集为回收及资源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3)重视赛后的废弃物物流管理。 
四、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预测 
本文基于既有研究成果[6,7],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废弃物发生量和成分构成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出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奥运会期间北京城市与场馆地区的废弃物日发生总量为1.12万t,17日(奥运会期间)的废弃物发生量为19万t;30日(包含残奥会期间)的废弃物发生量为34万t;60日(包含塞前准备和赛后整理时间)的废弃物发生量为67万t,其中: 
①北京城市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1.10万t,则奥运会期间(17日)的废弃物发生量约为18.7万t; 
②奥运村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0.0034万t,办公区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0.006万t,比赛场馆的废弃物日发生量为0.012万t,则奥运会期间(17日)场馆地区的废弃物发生量约为0.364万t。 
(2)食品类废弃物是城市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近全部成分的1/2;纸类、塑料、玻璃等可回收成分也应列入管理重点。 
(3)场馆地区废弃物中,纸类、塑料、玻璃等成分的含量较高,而灰土、砖瓦类废弃物含量极少。 
(4)奥运会期间城市及场馆地区的废弃物物流的相关费用按照100元/t计算,则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用于废弃物物流的费用每日可达112万元,17日为1900万元,30日为3400万元,60日为6700万元。 
表1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预测结果 


五、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对策 
(一)重视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是废弃物物流的首要环节,实行废弃物分类收集,可促进资源化与再利用,减少最终填埋处理数量,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根据奥运废弃物物流规模预测结果,结合安全性等奥运废弃物物流特性,提出如下废弃物分类收集的对策与建议。 
1.城市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应主要考虑有利于直接回收与资源化。北京市应借鉴悉尼奥运会的经验,将城市废弃物分为可回收类(纸类、塑料类、金属类)、食品类和其他类进行收集。奥运会期间,应重点加强食品类、塑料类和纸类废弃物的收集与管理。2.场馆地区废弃物的分类收集,除了要有利于直接回收与资源化之外,还要考虑安全性因素,防止出现疾病传播危害健康的事件。因此,对于奥运村和办公区的废弃物应进行集中收集,以便统一处理;对于比赛场馆的生活垃圾,可以纳入城市废弃物收集系统。 
(二)选择科学的废弃物物流作业方式 
由于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城市废弃物物流管理体系,本文主要针对奥运会期间场馆地区的废弃物物流作业方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1.以定点收集方式作为主要收集方式。在场馆地区配置一定数量的废弃物收集装置,工作人员根据废弃物的发生量变化随时进行收集,避免造成收集延误。 
2.清运方式定时、定点、定路线相结合。场馆地区,尤其是奥运村废弃物的清运,应该充分考虑各国运动员生活习惯的多样性,以及比赛的日程安排,实行定时清运与定点清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建议主管部门根据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指定废弃物清运的专用路线,保证清运作业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3.配置专用设施设备。在场馆地区配置专用的物流设施设备,以保证安全、高效、快速、准确地进行废弃物物流作业。专业设施设备的配置应遵循布局合理、标识清楚、清洁密闭、促进回收等原则。 
4.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废弃物清运人员的素质,建立具有一定物流知识的、专业化的废弃物物流作业队伍。 
(三)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物流运作模式 
北京奥运废弃物物流的运作模式,尤其是场馆地区废弃物物流的运作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借鉴亚特兰大奥运会经验,由奥组委物流部门统一承担场馆地区废弃物物流的管理工作,与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等城市废弃物的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与合作,统一进行废弃物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合理安排物流路线,科学配置专用废弃物物流车辆和工具。 
2.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委托专业化的企业或组织从事奥运废弃物物流工作。同时制定科学、详细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保证从事废弃物物流工作的企业或组织具有较高资质和水平,能够胜任奥运废弃物物流作业的特定需求。 
3.建立废弃物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设施设备调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满足突发性和应急性的废弃物物流需求。 
4.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对废品回收企业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完善废品回收网络,如在居民区建立回收点,在公共场所设立玻璃、塑料等废弃物的专门回收容器等。 
(四)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历届奥运会主办者的联系与合作,从中吸取奥运会废弃物物流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也应与协办者、赞助商以及相关政府机构之间建立稳固的关系网络。建立关系网络不但有助于在赛前阶段确定废弃物物流需求计划,也有利于保证比赛期间的废弃物相关信息在各个环节之间顺利流动,对废弃物物流进行综合管理。 
(五)深入开展奥运废弃物物流专项研究 
为保证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主管部门应借鉴悉尼奥运会的经验,在赛前阶段深入开展奥运废弃物物流的专项研究,以全面掌握奥运废弃物物流的规律,为制订全面、详细的奥运废弃物物流运作规划和管理对策服务。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建议尽快开展以下方面的专项研究: 
废弃物物流专用设施布局及路线优化研究; 
废弃物物流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废弃物物流信息平台与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废弃物物流管理投资规划研究。 
六、结论 
废弃物物流已经成为衡量奥运会是否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本文初步提出了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建议北京市及奥组委主管部门对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制定科学、有效的奥运废弃物物流管理政策,确保奥运废弃物物流工作快速、及时、安全,为奥运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略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