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由高雄、台北两市垃圾量变化看垃圾清理政策的影响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台湾地区自从六十年代经济起飞开始,随着人口成长,都市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性改变,民众废弃物(以下简称垃圾)产出量持续剧增,造成八十年代初期的垃圾大战,民国76年8月22日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以下简称环保署)成立以来,即面对着国土面积有限,环境保护需求的声浪节节升高,而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及经费预算均受限制的情况,于是针对垃圾问题,订下「垃圾减量」为垃圾处理的终极政策、目标。近十年间,在环保署各项政策的推展下,全国的平均每日垃圾清运量,自最高点的24,331公吨,逐年下降至92年的18,356公吨,垃圾量减少了约6,000公吨,减量比率达到25%。然而,此一垃圾减量的成效,与环保署不断且持续的垃圾减量政策,究竟如何相关?各别政策对民众垃圾产出量减少的影响如何?是本文探讨的动机,但因垃圾清运、处理的权责乃属地方政府,而目前台湾地区二十三个行政区域,各别的幅员大小、民众生活习性、都市化程度、财源状况、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所采取的措施……等各项条件,均差异悬殊,实在很难就环保署各别政策做

台湾地区自从六十年代经济起飞开始,随着人口成长,都市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性改变,民众废弃物(以下简称垃圾)产出量持续剧增,造成八十年代初期的垃圾大战,民国76年8月22日行政院环境保护署(以下简称环保署)成立以来,即面对着国土面积有限,环境保护需求的声浪节节升高,而废弃物清除处理技术及经费预算均受限制的情况,于是针对垃圾问题,订下「垃圾减量」为垃圾处理的终极政策、目标。近十年间,在环保署各项政策的推展下,全国的平均每日垃圾清运量,自最高点的24,331公吨,逐年下降至92年的18,356公吨,垃圾量减少了约6,000公吨,减量比率达到25%。然而,此一垃圾减量的成效,与环保署不断且持续的垃圾减量政策,究竟如何相关?各别政策对民众垃圾产出量减少的影响如何?是本文探讨的动机,但因垃圾清运、处理的权责乃属地方政府,而目前台湾地区二十三个行政区域,各别的幅员大小、民众生活习性、都市化程度、财源状况、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策所采取的措施……等各项条件,均差异悬殊,实在很难就环保署各别政策做全面性的研究、评估。因此,缩小研究范围,选择均属都会型、民众生活形态类似、地方政府效能较相当的高雄市、台北市两直辖市做为观察、衡量、比较的对象,期待透过83年至92年之十年间,两市垃圾清理概况的变化,来了解各项垃圾清运、减量政策的影响效果。 
贰、相关名词与历年垃圾减量政策及配合措施 
一、相关的名词定义: 
在研究、探讨环保专业领域的统计数据前,依据环保署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先行了解垃圾清理、减量相关的名词定义: 
˙垃圾产生量=垃圾清运量+厨余回收量+资源回收量。 
˙垃圾清运量=运到垃圾处理场之垃圾量(含沟泥,不含厨余、资源回收量、事业废弃物及旧垃圾之清运)。 
˙资源回收率=资源回收量/垃圾产生量。 
˙厨余回收再利用率=厨余回收量/垃圾产生量。 
˙家户垃圾减量率=厨余回收再利用率+资源回收率。 
˙平均每人每日垃圾清运量(公斤)=垃圾清运量(公吨)/(指定垃圾清除地区期中户籍人口数(千人)×日数)。 
二、环保署垃圾减量政策: 
依据前述名词定义,可知垃圾减量,与厨余及资源回收政策有极大相关。检视环保署自76年成立以来,研订、发布的垃圾减量政策与一般民众相关的重要事项计有: 
˙78.06.26会衔经济部发布「废宝特瓶回收清除处理办法」。 
78.10.11执行外星人计划(资源回收计划)。 
˙80.07.31发布「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征收办法」。 
80.08.30公告「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附加自来水应纳水费之百分比、自来水供水区未接管使用自来水地区及非自来水供水地区居民每户每年应征收之清除处理费金额及按户征收每年之征收期数」(并持续于81、82及84年公告82至89年之各年标准)。 
˙81.03.16实施废宝特瓶二元押瓶费之回收方式,增加诱因,俾提高回收率。 
˙85.01.01试办「全国资源回收日」计划。 
˙86.01.01提出全民参与回馈式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结合小区民众、地方政府、回收商及基金,对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或有严重污染环境之虞之一般废弃物,共同进行回收工作,参与回收之民众及回收商可获得合理利润或奖励)。 
86.02.26与经济部会衔修正发布「废一般容器回收清除处理办法」,本办法共计修正五条、增订七条,增订依规定缴交回收清除处理费用,作为资源回收管理基金。并整合小区民众、地方清洁队及民间回收业、处理业,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不受应达成回收率规定之限制,另为规范基金之运作,并增订相关条文,以利实施。 
86.05.21修正发布「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征收办法」,修正重点为: 
1.增列一般废弃物实际清除处理成本项目,以利地方实行收费依循。 
2.修正按实际用水量征收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及配合修正计费公式。 
3.修正征收费用为按自来水每单位用水量附加清除处理费之金额,并不再列举自来水用户类别,另增加减征规定。 
˙87.01.21推动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实施资源回收、垃圾分类。 
87.07.01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编入信托基金及非营业基金。 
87.12.02修正发布「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征收办法」第三条、第四条条文,授权直辖市、县市政府可依实际需要自行订定收费方式。 
˙88.01.06订定发布「奖励实施资源回收及变卖所得款运用办法」。 
˙89.12.27修正发布「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征收办法」。 
˙90.05.30修正发布「资源回收管理基金信托基金部分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订定发布「废弃物清理法施行细则」。 
˙91.07.01实施「购物用塑料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计划」。

˙92.02.26公告「购物用塑料袋及塑料类(含保丽龙)免洗餐具制造相关业者贷款利息补贴执行要点」。 
92.08.27订定发布「资源回收再利用法施行细则」。 
三、因应环保署前述政策高雄市采取的配合措施: 
检视高雄市推展的相关垃圾减量配合措施计有: 
˙80.07.01夜间垃圾清运作业(至88.06.30止)。 
80.09.01依环保署公告随自来水费代征垃圾清除处理费(以下简称随水费代征;自开征至今仍维持随水费附征方式办理)。 
˙84.09.01试办全区资源回收日,办理资源垃圾公开标售,所得价款依「高雄市一般废弃物减量回收变卖价金作业要点」办理回馈。 
˙85.01.01实施全区资源回收日。 
85.06.01订周日为全市资源回收日。 
˙86.03.23实施周日不收一般垃圾。 
86.06.02试办第一阶段垃圾不落地清运作业。 
˙88.07.01全面垃圾不落地、同步实施资源回收三合一(每周一日)。 
˙89.04.01实施资源回收三合一(每周二日)。 
˙90.01.01实施垃圾强制分类与资源回收政策(每周三日资源回收车并随垃圾车一同出动)。 
˙91.01.01率先推动「购物用塑料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计划」。 
91.02.01新兴区垃圾委外代运(92年继续将盐埕、前金两区垃圾委外代运)。 
˙92.07.06推行周日不收垃圾。 
92.10.01于后劲地区试办厨余回收业务。 
四、因应环保署政策台北市采取的配合措施: 
检视台北市推展的相关垃圾减量配合措施计有: 
˙80.09.01依环保署公告随水费代征垃圾清除处理费。 
80.05.01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每周一收不可燃垃圾,其余日收可燃垃圾。 
˙81.04.01推动内湖区(每周一日)资源回收工作(而后陆续、逐步扩大实施区域)。 
˙85.03.01逐区实施垃圾不落地、三合一资源回收计划(86.04.01全面执行)。 
85.10.18制定「台北市奖励推行资源回收垃圾减量实施要点」办理回馈。 
˙87.01.01执行周收二日资源回收(89.06.01增加为三日,92.03.01起周收五日)。 
87.04.01试办垃圾费随袋征收计划。 
˙88.01.01停止随水费代征垃圾清除处理费(至89.06.30止)。 
˙89.10.01实行星期天不收垃圾。 
89.06.05试办厨余回收分离清运(陆续、逐步扩大实施区域)。 
89.07.01全面施行垃圾费随袋征收。 
˙90.03.01实施资源垃圾强制分类回收工作。 
90.12.06厨余回收按养猪厨余及推肥厨余分别回收。 
˙91.07.01执行「购物用塑料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计划」第一阶段工作。 
˙92.12.26厨余全面回收。 
经过以上检视,发现高、北两市配合环保署垃圾减量政策,所实行的垃圾清理、资源回收……等减量措施,除了自89年7月起,两市的垃圾清理费征收方式不同外,其它有关垃圾不落地、资源回收、强制垃圾分类、厨余回收再利用等减量策略,大致相同,只是实行的时间有些许落差,执行的密集度、次数稍有不同。兹分项胪列(表一)如下: 
表一高、北两市垃圾清理措施比较表93年10月制作 


参、两大都市十年垃圾量变化分析 
根据环保署发布的台湾地区环境统计年报,汇集编制高、北两市83年至92年十年间垃圾清理量及资源回收概况表(表二)如下: 
高、北两市垃圾清理量及资源回收量概况表 
表二制表日期:93年10月 




注:1.台北市自91年起,资源回收量将民间回收业者回收量纳入统计 
2.台北市88.01.01→89.06.30停征家户随水费附征的清洁规费 
3.88年及以前资料系采旧会计年度:前一年7月至当年6月,89年起系当年1至12月。 
资料来源:(环保署)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环境保护统计年报─垃圾清理概况 
由前项概况表(表二)比较高、北两市垃圾量等相关概况: 
一、 高雄市人口数逐渐成长,台北市则正呈现下降现象: 
高雄市人口数由83年的1,413千人,增加为92年的1,509千人,增加约96,000人;台北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现象,由83年的2,651千人,减少为2,627千人,减少24,000人。 
二、 高雄市平均每日垃圾清运量十年来减少约38%,台北市降幅则更大,超过50%


来源:环境工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