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桂林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美,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随着近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桂林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呈增长趋势。为了桂林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对桂林市垃圾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作一综合考察是有必要的。 1桂林市城区生活垃圾的处置现状 1.1垃圾收集系统情况 2006年桂林市城区道路清扫保洁总面积1031×104m2,其中机械化清扫面积为44×104m2,全日制保洁面积为845×104m2。目前桂林市对城区住户、单位的垃圾采取“一条龙服务”的上门服务收集方式。各城区环卫站收集工人每天上门收集垃圾,用三轮车运至附近小型垃圾转运站。医院、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统一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焚烧厂处置。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自行清运与消纳,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由各单位自行处理与处置。 1.2垃圾清运系统情况 桂林市现有运行中的小型垃圾转运站11座。主要分布在3个城区(七星区、象山区、叠彩区),服务面积共计56km2,每个转运站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美,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随着近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桂林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呈增长趋势。为了桂林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城市的发展,对桂林市垃圾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作一综合考察是有必要的。 
1桂林市城区生活垃圾的处置现状 
1.1垃圾收集系统情况 
2006年桂林市城区道路清扫保洁总面积1031×104m2,其中机械化清扫面积为44×104m2,全日制保洁面积为845×104m2。目前桂林市对城区住户、单位的垃圾采取“一条龙服务”的上门服务收集方式。各城区环卫站收集工人每天上门收集垃圾,用三轮车运至附近小型垃圾转运站。医院、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统一运送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焚烧厂处置。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自行清运与消纳,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由各单位自行处理与处置。 
1.2垃圾清运系统情况 
桂林市现有运行中的小型垃圾转运站11座。主要分布在3个城区(七星区、象山区、叠彩区),服务面积共计56km2,每个转运站占地面积150~200m2,日转运垃圾量10~88t,服务范围0.7~7.2km2。秀峰区和雁山区采用临时性收集点收集转运,现有三个收集点。桂林各市区垃圾收集、清运情况见表1。 
表1桂林各市区垃圾收集、清运情况表 


1.3桂林生活垃圾的产量及成分含量 
桂林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自居民,由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菜市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等组成。桂林市近5年来生活垃圾产生状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年度垃圾的产生量总体上增加幅度不大,仅2002增长的速度比较快,比上年2000年增长了15倍。2005年桂林市生活垃圾产量达峰值。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取决于人口及经济的发展。2002年桂林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5‰,全年接待旅游者1095.8万人次,增长8.6%。而2005年全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11.43万人次,增长30.1%,创历史新高。可见,城区驻地人口及旅游等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多是生活垃圾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图1桂林市2001-2006年度垃圾总量 
桂林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物约占35%,无机物约占40%,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约占25%。但各个组分的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居民生活习性、城市生活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例如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燃料结构的改变,可燃性有机物、纸类、金属、塑料等的比例明显提高,垃圾密度也有相应的下降。 
1.4生活垃圾处理 
目前桂林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主要采用堆肥和陆地卫生填埋两种方式,全市的垃圾处理厂(场)主要由一个垃圾堆肥厂及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组成,其中垃圾堆肥厂日处理能力为200t,垃圾填埋场每天消纳生活垃圾500-600t。 
2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垃圾收集过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桂林市垃圾桶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可是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因为垃圾并没有进行分类就丢弃,而且垃圾也没有进行分类收集。桂林市实行的是混合收集,由环卫工用小型垃圾运输车将各个住宅小区的垃圾以及街道垃圾统一收集压实并运送到最近的转运站。而且桂林市的垃圾废品回收也只是拾荒者仅仅将一些纸张,饮料瓶,易拉罐有收购价值的东西回收而已。这种废旧的物质回收仅仅只占生活垃圾的10%左右。而像一些电池、电灯管、过期药品、塑料袋、泡沫饭盒等没有人进行回收。这些垃圾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降低了可用于堆肥的有机物资源化的价值。 
2.2垃圾处理厂的问题 
2.2.1垃圾堆肥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堆肥场原有的工艺设备效率低,已不适应垃圾堆肥处理的要求,而现有堆肥设施又不能满足总的垃圾量。原有垃圾处理采用自然厌氧堆肥发酵,依次简易筛分工艺。其工艺中筛分设备简陋,设备效率低,筛分效果差,而且垃圾的接收、发酵均在露天场地中进行,其自然发酵周期长,这就导致垃圾肥料流失,污染严重,不符和环保要求。因此处理厂内臭气大,蚊蝇多,劳动卫生条件差,而且存在沼气爆炸等不安全的因素。不但厂内环境不能达标,还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据环境评价报告表,堆肥厂的TSP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场内恶臭强度达4度,冬季达3级,下风向1.2km范围内受恶臭影响。该厂虽然引进了土地法利用蚯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新技术,处理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问题如下: 
(1)蚯蚓是低等动物,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容易逐步退化,因此在如何利用杂交技术以获得高效蚯蚓仍需进一步研究。 
(2)摸索适合蚯蚓生长的垃圾配比,垃圾和土壤的配比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由于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较多,重金属含量往往很高,用蚯蚓处理后的蚯蚓粪便中重金属有积累作用,这样的蚯蚓粪便施入土壤后可能会引发二次污染,如何有效的去除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 
2.2.2填埋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填埋气体处置简单,存在隐患。目前填埋厂对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的处理是在填埋处用导管将气体导出,然后直接排空,这样虽然使气体及时排出,降低了甲烷等气体因封闭积累而造成的爆炸和火灾的隐患,但是气体的这样随意排除不仅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还造成能源的流失,并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也存在较大隐患。主要是该厂对渗滤液不是通过管道收集,而是当渗滤液积累足够多,溢出地表后,再用桶车抽出,运至渗滤液处理厂。这样就会有一部分自然蒸发,从而造成恶臭,污染大气。还会积聚苍蝇。另外,由于桂林市是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貌,岩洞和岩溶暗河较多,城区内河纵横,地下水非常丰富,而且大多互相连通交错。一旦发生渗滤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2.3其他存在的问题 
除了处理工艺流程过程中技术不完善外,整个环卫系统还缺乏高新的环保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装备,包括电脑管理设备。现在环保检测仍采用老式落后的设备和传统单一的技术,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不佳,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也是导致高效有利准确的技术难以在桂林市实施的原因之一。 
环卫工人住宿条件普遍偏低,垃圾清运系统缺少通讯工具,这都导致环卫工人出勤不力,严重影响了市区垃圾的处理,造成环境卫生时好时坏。政府的管理不善,导致市民、企业环保意识不高,很多法规难以很好施行。 
3对策研究 
3.1参考国际上垃圾处理技术 
可参考国外垃圾处理技术,建设完善的渗滤液收集设施,进行双氯水脱硫处理,再排入污水厂。以及建立完善的沼气收集系统,充分利用沼气能源发电,燃烧,使垃圾填埋场具有经济、社会、环保三重效应。 
3.2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虽然桂林市正在拟建各种处理性质不同的垃圾处理场,但目前桂林市还没有分类放置的制度,政府应该积极进行规咙四管理,尽早.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才能实硕织寸可回收垃圾的清运处置。 
3.3开展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从源头控制垃圾产量 
(1)从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抓起,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利用居委会知识宜传栏、电视、广播、分发环保小册子等手段让公民了解垃圾分类以及更多的环保知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垃圾的危害,认识垃圾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2)争取市民参与和支持,尽可能地避免废弃物产生和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通过源头控制,如在城市居民生活中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商品包装的重复使用、饮料玻璃瓶加强回收等收购工作,这些都是减少废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3.4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桂林市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和新材料。如研究与开发高温堆肥技术、气化技术、开发填埋专用机械设备、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等和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改造与革新。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招纳高层次人才,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积极主动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研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和新方法。 
3.5加强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法律法规。各个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大胆执法、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执法队伍,否则再好的法规也形同虚设。以达到公众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量的目的。还要确保生活垃圾在分类收集、清运、运输、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合理、有序、科学地进行。 
4结束语 
随着桂林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桂林生活垃圾的产量增长很快,以卫生填埋和堆肥为主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必须走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为主,新处理技术为辅的垃圾处理线路。 
城市垃圾处理是桂林市市政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采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的管理体制,从产业发展,法规制定,处理技术,宣传教育,人才引进等角度着手解决桂林市垃圾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略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